8000亿!央行MLF净投放创单月最高纪录,机构:短期还有降准可能,货币投放进入新阶段

频道:商业地产 日期: 浏览:27938

金融界12月15日消息 为维护银行体系流动性合理充裕,对冲政府债券发行缴款等短期因素的影响,同时适当供应中长期基础货币,12月15日,人民银行开展500亿元公开市场逆回购操作和1.45万亿元中期借贷便利(MLF)操作,中标利率分别为1.80%、2.50%,均与此前持平。

考虑到今日(12月15日)有1970亿元逆回购到期和6500亿元1年期MLF到期,故人民银行今日共向市场投放中长期流动性8000亿元,延续11月的“超量平价”态势,加量幅度在上月6000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,呵护市场流动性意图明显。

央行已经连续13个月超额续做MLF。2022年12月、今年1月、2月、3月、4月、5月、6月、7月、8月、9月、10月、11月和12月分别加量进行1500亿元、790亿元和1990亿元、2810亿元、200亿元、250亿元、370亿元、30亿元、10亿元、1910亿元、2890亿元、6000亿元和8000亿元操作。

2023年以来,MLF利率分别在6月和8月下调10个基点和15个基点,其余月份按兵不动,累计下调25个基点。12月MLF利率保持稳定下,本月LPR报价预计维持不变。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定调明年货币政策时提出,稳健的货币政策要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。保持流动性合理充裕,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。同时提出要“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”。

净投放量创年内新高背后

本月MLF延续大幅超额续作,实现净投放8000亿元。民生银行首席经济学家温彬指出,此举首先是缓解流动性紧张预期,强化货币与财政政策协同的需求。当前特殊再融资债发行虽有所放缓,但伴随万亿国债增发逐步落地,11月政府债净融资依然高达1.15万亿元,同比大幅多增4992亿元,继续对流动性形成影响。

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也分析,临近年底银行间市场流动性扰动因素较多(跨年、政府债券发行、部分银行备战开门红、缴税缴准等),近期资金面有所收敛,央行适度加大MLF续作,满足市场流动性需求。

温彬指出,此举也可以缓解银行体系中长期流动性压力,稳固对实体经济的支持力度。政府债券放量之下,银行作为主要承接方,流动性考核压力增大,中长期流动性面临较大缺口。

此外,近期同业存单利率居高不下,远超MLF利率,银行机构对MLF的需求大幅增加。温彬举例,12月14日,1Y AAA同业存单收益率震荡下行至2.61%,但仍远高于2.5%的1年期MLF利率。利差走阔下,银行对MLF的需求增多,央行大幅超额续作MLF也是市场供需平衡的结果。

同时,在提效率、防空转、稳汇率等多重考量下,传统总量工具空间收窄。温彬指出,相比降准,央行近期更倾向于增加OMO和MLF投放,来平稳流动性,以实现“灵活适度、精准有效”。

短期还有降准可能

温彬认为,为缓解银行资产端定价下行压力,维持银行息差和利润在合理水平,以及为银行留存实力化解房地产、地方债务风险,12月MLF利率维持不变。

周茂华分析,根据LPR利率形成机制,LPR利率下调受三方力量影响:MLF利率、银行加点部分、LPR和存款利率改革潜力。MLF稳定、银行加点部分受到净息差压力制约,在政策利率稳定情况下,需要继续挖掘LPR和存款利率改革潜力,引导金融机构加大对薄弱环节与重点领域让利力度,合理降低综合融资成本。

周茂华指出,从我国经济内外环境看,降息、降准总量工具,MLF、再贷款、公开市场操作、PSL等结构工具仍在央行工具箱中。国内需要进一步激发微观主体活力,加强与财政等政策协同,更好提振市场预期,促进经济平稳恢复与质量效益提升,稳健货币政策延续偏松格局。通过总量与结构工具结合,降低投资和消费成本,满足实体经济融资需求。

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指出,MLF连续大规模加量续作,意味着央行针对国债增发实施降准的概率在下降。不过,短期内全面降准仍有可能落地。截至本月,MLF余额已达70750亿。历史规律显示,当MLF余额超过5万亿,央行降准概率会相应增大。

数据显示,2024年一季度MLF到期量会继续处于偏高水平(月度到期量分别为7790亿、4990亿、4810亿),东方金诚预计届时不排除央行降准置换部分到期MLF的可能。

“至于未来是否会继续降息,将主要取决于宏观经济运行态势。”王青分析,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要求,2024年要继续“促进社会综合融资成本稳中有降”,加之未来一段时间国内物价还会处于偏低水平,而2024年美联储转向降息也会进一步降低对国内货币政策灵活操作的掣肘。

8000亿!央行MLF净投放创单月最高纪录,机构:短期还有降准可能,货币投放进入新阶段

货币投放进入新阶段

11月M1同比增长1.3%,增速比上月末下降0.6个百分点,创历史新低(剔除春节效应扰动)。M2-M1增速差继续走扩0.3个百分点至8.7%,是2022年1月以来的新高。M1增速继续回落,说明投放的资金更多以企业定期存款的形式存在,而非活期存款,因此资金使用效率偏弱。

华泰固收分析,本周经济数据与政策频发,从上周的通胀到M1金融数据都指向需求端有待发力。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为明年经济和政策定调,高质量发展和中国式现代化还是主基调,更强调结构而非总量。

中金公司认为,向前看,中国货币投放进入新阶段,信贷的作用下降、财政的作用上升,市场可能需要调整信贷预测的“基准”。12月10日,经济日报的社论指出,“短期一味强求‘同比多增’,不但不符合经济发展规律,反而可能造成‘虚增’‘空转’,甚至透支中长期增长潜能。”

中金公司指出,无论是融资总量还是资金市场利率,财政可能都是一个关键的因素。从融资量来看,由于金融周期下行,信贷需求内生下行,更加需要财政发力托底融资需求,随着1万亿元增发国债逐步落地,财政融资可能保持较快节奏,对社融形成支撑。从资金市场利率来看,财政支出加快会使得财政存款从国库加快回到资金市场当中,可能会降低资金市场利率。

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通稿提及“社会融资规模、货币供应量同经济增长和价格水平预期目标相匹配”,华创证券首席宏观分析师张瑜认为,这是本次经济工作会议中最值得注意的变化,或许意味着信贷锚发生变化。

张瑜指出,按照明年5%左右经济增长目标+惯例3%通胀目标,绝对准确的匹配而言,预计明年社融和货币供应量增速为8%左右(今年分别是9.5%左右与10.2%左右),社融可能有同比回落风险。惯例匹配而言,预计明年社融和货币供应量增速为9%-10%左右,基本跟今年持平稳定。

本文源自:金融界